信息详情

打击非法买卖银行卡,共建和谐金融环境

发布者: 银盛 日期:2020-01-15

近年来,作为个人信用标志的银行卡、账户被当作商品在网上倒卖的现象屡见不鲜。不法分子诱骗在校学生、企业财务人员、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群体卖掉手中的银行卡赚取一定程度的报酬。

其实,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案件直击

2019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公安部联合发文,对326特大买卖银行卡犯罪网络案件中经认定的602名出租、出借、出售和购买银行卡或企业银行账户的个人联合实施惩戒,在我国尚属首次。

惩戒措施包括:

一是将相关人员纳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管理,也就是将以上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二是5年内暂停相关人员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相关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和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在淘宝、京东、携程、12306等网站快捷支付购物、购票,同时也不能使用云闪付、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或收发红包等功能,将对其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是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个人新开账户,即,相关人员在惩戒期内不能在所有银行机构开立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开通微信收发红包和转账功能等等。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买卖银行卡的主要危害

为犯罪活动推波助澜,后患无穷

不法分子通过网上商城、商品交易平台、博客等渠道发布相关“广告”,大肆买卖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资料等与银行卡相关的资料,已形成银行卡收购、销售、使用的“黑色产业链”,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也为洗钱、逃税、电信诈骗、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泄露敏感信息,损害个人信用

银行卡内存储了很多敏感信息,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让不法分子轻易获取和倒卖这些敏感信息,就为违法盗刷提供了机会。出售的银行卡也极可能被收卡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并且,一旦所售银行卡出现信用问题,最终都会追溯到核心账户,导致个人信用受损,甚至承担连带责任。

使用银行卡的注意事项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相关材料,同时保管好银行登录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请及时到银行网点办理销户业务,并将银行实体卡销毁,不随意丢弃。

发现被骗及时弥补:如不小心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陌生人或网站,请及时通过网上银行或柜面服务修改密码,也可通过银行客服热线申请账户挂失或冻结。


银盛温馨提示:合理合法使用本人银行账号,提高金融信息风险防范意识,切忌贪图小利,出租、出借、出售或购买银行卡、账户!